序言

2020年4月3日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窗外“补”序

——写在窗外出版十年后

一九六三年,在一个寒冷的,初春的夜晚,我完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放下笔来,我对着窗外那繁星满天的穹苍,叹了一口长长的气。几个月来的辛劳,算是告一段落,几年来的心愿,算是有了一个了结:我终于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

没有人能了解我那一剎那间的喜悦,也没有人能明白我那时的徨恐。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小说,虽然使我熬了无数的夜,虽然让我寝食难安,呕心沥血,但是,它面临的前途却是什么?有那一家报纸或杂志愿意刊载这篇小说?它的作者仅仅是个没没无名的人物!

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修改这部作品,同时,写了好几封信给当时偶然采用我短篇小说的报社,询问他们有没有兴趣“读一读”这篇作品?可怜!我寄出的信,要不然就石沉大海,杳无回音,要不然就是干脆的一句答复“篇幅所限,长篇小说碍难接受”!这样,《窗外》又被搁置了数星期,直到我突然想起当时在国内已负盛名的“皇冠杂志”。这次,我没有预先写信征求同意,就贸贸然把《窗外》投邮。

当时,“皇冠”正扩大篇幅,有个“每月一书”的专栏,先后曾刊载过名噪一时的数部名著。我梦寐以求的,仅仅是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在这专栏中刊出,以免长期埋没在我的抽屉里。十天后,在我的朝夕期盼中,皇冠杂志社社长平鑫涛先生的一纸回函终于到了我的手中:

“——我们以能拥有这部作品为荣,决定遵照您的意思,在‘每月一书’专栏中刊出——”

我欢欣雀跃,我惊喜交集,无言可以描绘我当时的喜悦及欣慰之情。半年来的灯下劳神,总算没有白费!我的一片心血,终于获得了结果。这样,在一九六三年七月号(第113期)皇冠上,《窗外》被刊载出来了!

《窗外》刊载之后,我曾要求平鑫涛先生为它出版一本“单行本”,平先生很诚恳的回复了我一封信说:

“——皇冠杂志一向因销路较广,读者众多,《窗外》在皇冠上一次刊完,要读它的读者多半已经读过,出版单行本恐怕没有销路。但是,这是你的一本处女作,为了纪念性起见,我们愿意印一千本单行本,给你分赠亲友,也试行销售看看——”

因此,《窗外》的第一版,仅仅印了一千本。头一次捧着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我百感交集,几乎泪下。一星期后,平先生来信称:

“——我很惊奇的告诉你,窗外第一版已经销完,再版已决心印两千本——”

再版的两千本销完后,第三版印了三千本,第四版印了五千本,第五版已增加到一万本。

在这种“鼓励”下,我的写作信心增加,我的写作狂热更达到了极点。《烟雨蒙蒙》、《六个梦》、《幸运草》、《几度夕阳红》——等书都纷纷发表,纷纷出版。这期中,《窗外》始终不断再版中。因每次再版的数字不同,海外的不法书商,也开始翻版这本书及我的其他作品。以至于《窗外》到底销售了多少本,我自己和皇冠出版社都已弄不清楚,只能统计版数,而无法统计本数。这之间,初版的《窗外》早已绝版,当时的纸型也早已溃烂。《窗外》几经改排,我到香港又为了它打了好几次翻版官司——时光荏苒,转瞬间,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一月前,皇冠出版社通知我,《窗外》即将出版第“三十”版,这数字确实使我猛吃了一惊。回忆初写《窗外》时的艰苦,回忆勉强出版第一版的情形,我真是不胜感慨系之。经过了十年、台湾的印刷业已经进步了不知若干倍,纸张、排版,及校对更不能与当日相比。因此,这自“第三十版”就改为彩色封面,内容也重新校订过,我也借此机会,写下这段“出版”的经过。

《窗外》的第一版出版得很仓促,我没有时间为它写篇序言,也没有为它写篇后记。十年中,我接到无数读者的来函,向我讨论《窗外》的内容,更多的读者,坦白的问我,《窗外》中有没有我自己的影子?是不是我的自传?

我怎么说呢?我总觉得,我每一本书中,都有我自己的影子,或者,在《窗外》中,我自己的影子特别重。更因为此书有若干的真实性,于是,谣言纷纷,捕风捉影的传言更盛。对于这些,我只能付之一叹。谁能明白,世界上没有一本真正的“自传”,更不可能有一本小说的内容是完全“真实”的。因为,谁都有“隐藏”及“夸张”的本能。在小说中去找“真实”,去找现实里的人物,甚至去“求证”,岂非庸人自扰?何不就把它当一部单纯的小说,让它帮你度过一段闲暇的时光呢?

我不否认,自从《窗外》出版,它带给我的困扰,比任何一部书都多。除了我经常要面对“窗外是不是你的自传?”这问题以外,因为我提出了两代间的问题,因为我提出了教育及升学问题,更因为本书的“结局”,而被攻击过、批评过。我对自己,对《窗外》,对我的写作态度和作品,都不愿置辩。我认为作品的本身是不需要作者来解释的,见仁见智,读者会有各自的看法。那么,批评也罢,对我,都有着激励的作用,不是吗?

最后,在本书再版第三十版之前,我重新翻阅,不能不承认其中有许多地方,写得并不纯熟,在写作技巧及经验上,更有大多地方值得探讨,而令我自己汗颜。本想重新改写一两段,但是,仔细想想,这到底是我的一本“处女作”,不如让它仍然保持它原有的面貌,包括它的缺点在内吧!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红楼梦》的开卷词: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我也借用这四句话,来结束这篇小小的序文吧!

琼瑶

写于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