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2020年2月18日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吃过晚饭,董武就着傍晚的夕辉在院子里搭了个小桌子写清明祭文和冥钞的钞封,宋篱坐在一边给他磨墨。
汪君卿在一边看着,晚霞里的两人如同神仙眷侣一般,周围融着的那暖融融的光晕似乎并不是来自于天空的晚霞,而是发自于两人自身一样,恬静祥和的两人自成一个世界,似乎将世间其他万物都摒除在了外面。

汪君卿不由得看得心里不慡快起来,过去拉宋篱的袖子,道,“嫂嫂,我们来玩对诗吧!”

宋篱愣了一下,“对诗?这玩意儿我可不会。”

“可我爹爹会,我在家,他就和我对诗。”汪君卿说道。

宋篱只得败给他了,道,“你自己和自己对着玩吧,乖,我看你董武哥写字呢。”说着就不理睬汪君卿了,又给董武磨了一阵墨,就专注地看董武写东西。

汪君卿在一边看得牙都咬酸了。

巷子东头宋家的小姑娘宋乐平带着她弟弟宋福明晚饭过后过来玩儿,宋乐平和宋福明都比汪君卿年纪大,但是三人在一起,怎么看却是汪君卿比较压得住阵一些。

来了汪君卿的玩伴,宋篱就让三人玩对诗去。
宋家比较有钱,开了布庄和粮庄,家里屋子也大,是整个双桂巷最富裕阔绰的人家,家里也请了夫子在家给孩子上课,宋乐平也有学,故而对诗也还行,三人就端了椅子坐在院子里一本正经地准备对起诗来,宋篱还让张大娘给他们准备了一壶茶水,拿了做的桂花糕给做彩头,他一边看董武写祭文,一边又被几个孩子拉过去当裁判。

大家让宋篱这个裁判给开一个头,宋篱四处看了一阵,晚风chuī过,他才来了点灵感,脱口而出,“院中晚风过。”

下一个是宋乐平,所幸宋篱开的头还比较好接,但她依然眉头纠结了一会儿,才道,“飘来青糙香。”

宋福明小朋友看了看宋篱,又看看他姐姐,道,“chūn日暮色紧。”
汪君卿反应最快,道,“对坐赏霞光。”

大家又看向宋篱,完全没有让宋篱当裁判的意思,让他也来参加对诗,宋篱脑袋里虽然有些墨水,但对对诗却很手生,赶紧去拉董武当外援,董武已经写完了,整理好东西后,就握着宋篱的手,朝他温柔地笑,接道,“清明时已近,昼长夜渐短,人言惜日景,我道珍夜光。”
他的声音低沉磁xing里带着温柔缱绻之意,对着宋篱道来,深qíng款款。

宋篱被董武调戏地面颊马上通红,映照着漫天霞光,艳丽非常。
他的目光闪了闪,赶紧对几个没怎么听懂的孩子道,“你们自己玩吧,我们不来了。”
拿着写好的那些东西就赶紧往屋里去了。

董武也跟着他进了屋,只剩那三个小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宋篱进屋就转身过来,看董武跟着进来,就瞪着他道,“真是的,你也不怕带坏小孩子。”

董武却只上前去搂着他笑,抚着他的背不说话。
宋篱也不好再说他了,从他怀里挣脱出来,就急急忙忙地去忙别的事,以减轻心中的那些说不出的羞窘又甜蜜的躁动滋味。

 

第十章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yù断魂。
宋篱非常喜欢这句诗,觉得清明时候得下点小雨才好,但是这一年清明却是非常晴朗的。
一大早起来,院子里的空气带着湿润的凉气,树叶上,石板地上是点点露水,天空上却没有云彩,一看就觉得这一天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这一天出城扫墓的人很多。
董武老家祖籍在珧水,祖父去世后他父亲有扶棺回老家安葬祖父,他父亲去世时董武尚小,于是父母都是葬在珉阳县里大姚村后山上的,董武想着等他再有钱一些,也是要把父母迁坟扶棺回老家合葬的。
因为并没有时间回珉阳县去扫墓,董武只是在家里院子后面摆了祭拜的桌案,把该烧的祭文纸钱之类烧了。

宋篱也和他一起拜了拜董武家里的仙去的长辈。
这已经成了定例,无论什么日子,只要祭拜长辈祖先的,董武都得让宋篱一起。
宋篱不知道这里的风俗是媳妇并不一定要去祭拜,所以每次祭拜都觉得理所当然,也并没有做他想。
董武却是把宋篱不仅当成自家的媳妇,也当成他董家里的儿子来对待,所以宋篱才有此殊荣。

这天家里的佣仆张氏夫妇也要回乡下去扫墓,故而是头一天就告假回去了的。
清明这一天不用开火做饭,没有佣人在,宋篱也并不怎么忙碌劳累。

一大早祭拜完,这才坐下来吃早餐。
这是头一天就做好的米糕,小麻花,还有咸蛋,咸菜,米粥。
这里对于寒食节要求挺严格,大家并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习惯使然就只能于这一日吃冷的东西,而是官方要求了不准生火,虽然依然有人家偏偏要生火的,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只是觉得这一家这一年兆头会不太好而已。

宋篱先给端正坐在对面的汪君卿小朋友舀了粥,又拿一个咸jī蛋给他,汪君卿乖乖地坐在那里剥壳吃起来。

董武收拾了后面院子里祭拜的东西才过来吃早餐,宋篱看他坐下,才把他的粥舀好。
外面太阳刚升起来一点点,从大门看出去,院子里染上了一层浅金色。
董武坐下后就伸手扶了一下宋篱的手,道,“你坐下吃吧,我自己来就行。”

宋篱这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吃冷饭冷点心宋篱的胃上并不能习惯,故而也不敢吃太多,甚至董武不让他吃冷咸蛋,说会伤了胃。
看宋篱只吃粥和米糕咸菜,汪君卿便又自己拿了个咸蛋剥好递给宋篱,道,“你不吃咸蛋吗?”

宋篱惊讶于汪君卿给他剥蛋的这种行为,觉得这个小孩儿真是太有礼貌太会照顾人了。
董武也对汪君卿柔和地笑了,道,“你自己吃吧,宋篱胃上不好,吃冷蛋伤胃。”
汪君卿这才“哦”一声,有些失望地说道,“这个咸蛋很好吃,比我家的好吃,嫂嫂不能吃可惜了。”

董武把自己手里的咸蛋中的蛋huáng用筷子挑出来放进宋篱的粥碗里,对宋篱说道,“这样吃一点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宋篱笑着把那咸蛋在粥里拌着吃了,笑得眉眼弯弯,道,“你们就别想我了,快吃吧!不就是咸蛋,平素什么时候想吃煮来吃就是,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非要这时候尝一口。”
说着又给汪君卿夹了一筷子新做的泡咸菜,道,“你尝尝这咸菜,也很好吃的。你要是喜欢吃我家的咸蛋,这几天煮着你吃就是,要回家的时候也可以带一些回去。”

汪君卿被宋篱的热qíng说得脸色微红,赶紧道了谢。

早饭刚吃完,半掩的院门就被推开了,跑进来穿着一身粉色新衣的宋家小女儿宋乐平,后面还跟着她家的一个丫鬟。

宋乐平这一天是好好打扮了的,头上的双髻梳得很是漂亮,还用了新的漂亮头绳,脸上似乎还用了胭脂,红扑扑的很可爱喜人。
她那个伺候她的丫鬟也是一身很漂亮的打扮,两人进来,宋乐平就朝宋篱喊道,“嫂嫂,我来问你还有多久,我们那边都做好了,就等着你去我家里,坐马车出城。”

宋篱正在收拾碗筷,董武见宋乐平过来叫人,就让宋篱赶紧换衣服去,自己来收拾东西。
汪君卿经过前两天和宋乐平姐弟在一起玩,已经相熟了,就问宋乐平道,“宋姐姐,是去哪边放风筝呢?”

宋乐平坐在董武家里堂屋里,拿董武家里的米糕吃,也没什么淑女形象,道,“我家里每次都是去西门外面,那边河边有很宽的糙地,而且糙不深,用来放风筝正好,不想放风筝了,那边的西亭湖还能够划船玩。出东门外就不行了,这边几乎全是农庄,别人不会让在麦田里风筝的吧!踏青的人大多也是出西门去,要爬山的也从西门出去爬北边的君亭山,那边还有不少避暑的庄子,我家里在那边就有,夏天的时候你也在这里的话,可以跟着我们去山上的庄子里玩,可以捉萤火虫,装在西瓜灯里,很漂亮……”
宋乐平说了这么多,口也渴了,又去倒了董武家里的清明茶来喝,喝了一口便赞叹道,“我最喜欢来嫂嫂家里喝茶了,这里面放了冰糖的,甜丝丝的好喝。”

汪君卿倒没觉得那茶好喝,只又问宋乐平道,“你们家山上的庄子里还能够做什么呢?”
宋乐平来了jīng神,又说了一大堆可以在山野里玩的东西,不过之后却耷拉了jīng神,道,“小时候大姐在的时候倒是有玩的,大姐嫁人了,我就再没玩过,只能在庄子里面玩玩而已。”说着就问汪君卿道,“你们家在山上没庄子吗?”

宋乐平看到过汪君卿家里的马车送汪君卿过来,在这里,养马是很费钱的事qíng,而且一匹好马更是价值连城,买几个院子的钱也不一定能买下来一匹好马,宋乐平对于相马没经验,但是还是觉得汪君卿家里的马很不错,就认为他家是很有钱的,也该在北边君亭山上有消暑别院才对。

汪君卿从小在京城的时间比较多,没怎么在云州城住过,想来自家在山上并没有庄子,就答道,“没有吧,我没去过。”

宋乐平很遗憾地道,“居然没有啊。”

汪君卿看宋乐平那很遗憾的模样,就觉得自家因为在这里没有别院而被人瞧轻了一样,就说道,“我家在京城里有别庄来着,夏天也过去住,只是我要读书,没法子出门玩罢了。”

听他说他家在京城里有别院,宋乐平就很羡慕了,一番夸耀后又有些失落,说道,“过两年我也去京城里了,到时候不知道会如何。”
“京城里很好,很多好看的东西,也好多茶馆酒楼,卖东西的人也多,想要什么都有。”汪君卿看她失落,便安慰道。

宋乐平却依然没太多jīng神,道,“你知道什么啊。我到时候是嫁过去,不知道婆婆让不让出门呢。”

说起嫁人,汪君卿就没法子了,只得沉默起来。

这边厢,宋篱换好了衣服,上面是豆绿绣着素雅花纹的右衽上衣,下面是一条深色的裙子,董武给他把头发挽好,两人这才从卧室里出来。

董武是不和宋篱一起去踏青放风筝的,他有自己的事qíng要做。

他把宋篱和汪君卿送到巷子东头宋家里去,又和宋家的太太曾氏说了一番感激的言语,又jiāo代了宋篱几句让他不要chuī太多风下午早些回来的话,这才走了去做事。

宋篱提了一篮子踏青的吃食,汪君卿拿着那只大蝴蝶风筝。
他拿着风筝,宋家小儿子宋福明也拿着风筝去和他比较谁的比较好看。
两个小朋友就凑在一起谈话去了。

宋家的马车算不小了,坐了曾氏、宋乐平、宋福明,还有宋篱和汪君卿五人,便也没有了多少剩余的空间,在马车里只能端端正正地坐着,想要乱动什么的是不现实的。

就因为马车再坐不下更多的人,于是曾氏只带了个跟着去的宋乐平那个十二三岁叫鸣儿的小丫鬟坐在车辕上,然后就是赶马车的车夫了。

马车穿过整个云州城,从城东到了城西,云州城西门修建得非常巍峨雄壮,还有守门的两队肃穆的卫兵,从城门过,宋篱还专门撩开车帘子看了,对这城门有一种说不出的庄重感觉。

宋篱他们出城后,马车在外面没行多远就是官道的土路了,马车便有些颠簸,加上马车里人多,宋篱就觉得很难受,于是提出下马车慢慢走,这样才能叫做踏青,他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拥护,于是大家都下了马车,沿着路边往河边走去。

一路上踏青的人不少,个个都jīng心打扮了,走在路上很是养眼。

特别是宋篱这一行,几乎所有人都得往他们这里看看,男人们看到宋篱多半是不想转眼的,但看他挽着简单的妇人发型,虽然头上只用木簪,再无其他修饰,却依然明艳照人,就如这明媚的三月天气,清新自然却又美得让人流连,只是美人虽好,却已经嫁人了,而且不仅嫁人了,他们看到曾氏,就以为这位妇人是宋篱的夫家婆婆,嫁了人的漂亮娘子和婆婆小姑子小叔子一起,不免就让观者怅然。

女人们也多是要看过来的,心里如何作想的就不可知了。

这一天是清明节,在这个时代,也带着上巳节的xing质,未婚男女们都好好打扮了,到郊外踏青,然后多有看对眼的,找人说亲以后结亲的也是可以传为佳话的。
虽然宋乐平已经和京城里的一个商人家里儿子定了亲事,但依然打扮得很是漂亮出门来玩,宋篱估摸着女人都是愿意要更多仰慕者的,得到别人的倾慕会很高兴,所以就先夸赞了一番宋乐平今日的打扮,说她好看,宋乐平高兴得合不拢嘴,笑得很是灿烂。

他们才刚在河边的糙地里找到一块非常不错的地方安顿下来,就已经有人家过来搭讪说话了。

 

第十一章 踏青


在郊外找到位置安顿下来,地上铺上带来的竹制簟席,上面再垫上蒲团,就可以坐了,两只篮子里装着吃食,作为过一会儿的午餐。

孩子们都要放风筝,宋篱和汪君卿拿着董武给做的那一只在糙地上放起来,这时候还算早,河边放风筝的人也少,不过天上依然已经有几只风筝高高飘起来了,百足虫、蝴蝶、蜻蜓、鱼……,形状各异,色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