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详红楼梦(2)

2020年2月19日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此外还有第四十五回也提起茜雪:

鸳鸯红了脸,向平儿冷笑道:\"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和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儿,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

第五回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头内有个漏删的\"媚人\",与袭人麝月晴雯并列。似乎早本有\"人\"字排行的丫头:袭人媚人可人,大概都是宝玉房里的,是他代改的名字,否则丫头决不会叫这样的名字。可人只有此处一见,看来也是早本遗迹。但是彩霞是一七五四本才由彩云改彩霞,所以此段是一七五四年或一七五四年后改写过的,因此无法从而判断茜雪之去是否旧有的。

如果早本迁怒茜雪一节还有下文,也是茜雪走了,然后在荣府势败后\"慰宝玉\",\"慰宝玉\"也不会在狱神庙。在这阶段,狱神庙只是巧姐巧遇刘姥姥的场所──第四十二回刘姥姥替巧姐取名,靖本眉批内有:\"……狱神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卖巧姐应在凤姐死后。贾家获罪后凤姐还有个时期支撑着门户──\"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见第二十一回回前总批。──此后贾母逝世,凤姐被休病故,荣府\"子孙流散\"。卖巧姐也许引起纠纷,巧姐被扣留在狱神庙作人证,类似甄英莲之被牵入葫芦案。

因此八十回后的情节有两条路线,百回\"红楼梦\"的与改抄家后的。不过后者独有的只有莤雪红玉狱神庙回与贾芸探庵。茜雪红玉那一回也可能是根据原有的茜雪\"慰宝玉\"改写扩充。凤姐不会在狱神庙,她与贾赦贾政贾珍贾琏等犯官一同被拘捕了。改抄家后,荣府二老的罪名加重,但是凤姐的下场还是她个人的悲剧──被休弃。抄家抄没了她的私房钱,更彻底的毁了她,但是官司方面不会更严重,仍旧是间接的被贾雨村带累,与贾琏同是涉嫌替雨村好友冷子兴说情。

第二十七回红玉去替凤姐传话回来报告,太复杂了李纨听不懂,\"李氏道:嗳哟哟,……\"句旁甲戌本夹批:\"红玉今日方遂心如意,却为宝玉后伏线。\"下句是说红玉去伏侍凤姐,是使她以后在狱神庙能帮助宝玉。当然,凤姐处是全家神经中枢,总比在怡红院做粗活有施展的余地。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就是此处对白中提起的。为什么要改为林之孝之女?是否使她在抄家的时候更有机会帮助宝玉?

曹俯抄家的时候,先奉召进京,雍正下令查抄家产,谕旨上有\"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后,说不定要暗遣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家财。倘有差遣之人,著令[江南总督]范时绎严拿讯去的原因,不得怠忽。\"继任江宁织造隋赫德的奏折中也提起\"总督范时绎已将曹俯家管事数人拿去,夹讯监禁。\"当然书中不见得这样写,上夹棍刑讯这种惨酷的纪实正是需要避免的。但是赖大林之孝不免被拘押问话,做林之孝的女儿似乎占不了什么便宜。不过女儿也许可以去探监,顺便探望狱神庙里主人的家属。

改为林之孝之女,是否抬高红玉的身分,使她能嫁给贾芸为妻?周瑞的女儿嫁了古董商人冷子兴。贾芸虽穷,是贾家族人,地位比冷子兴高。林之孝的地位也比周瑞高,但还是不可能。贾芸的舅舅劝他\"便下个气和他们的管家或是管事的人嬉和嬉和,弄个事儿管管\",庚本夹批:\"可怜可叹,余竟为之一哭。\"管家正是林之孝。

改为林之孝之女,其实更没希望了──林之孝一定反对红玉嫁贾芸为妻。当然荣府势败后林之孝失去靠山,情形又不同了。但是红玉似应在抄没前嫁给贾芸,离开荣府,否则势必与其他的奴仆同被圈禁,失去自由。那就除非凤姐代为撮合──贾芸也是她赏识的人。贾芸为了派差使的事来见凤姐,也许被凤姐看出他与红玉的神情,成全了他们。

凤姐不见得这样宽容。这是最严重最犯忌的事。

这都是难免的推测,但是只要再一想,返顾第二十四回宝玉初见红玉,害她挨秋纹碧痕一顿骂这一节内,晴雯还有母亲;第二十六回红玉佳蕙的谈话中,晴雯还仗父母的势──\"可气晴雯绮霞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二者都来自早本,一七六○本添写红玉与贾芸恋爱,伏下狱神庙回,改写这两节,一加贾芸连日来见的报告,一加借笔描花样,因而遇贾芸,但是这两场的红玉都与林之孝之女的身分不合,显然还没改为林之孝的女儿。可见是直到第二十七回凤姐红玉的谈话中,方才触机改为林之孝之女,在后文情节上并不起作用。红玉向凤姐说:\"我妈是奶奶的女儿,这会子又认我作女儿\",不但俏皮,也反映这些管家娘子巴结凤姐,认这样年轻的干娘──这时代距金瓶梅中奴仆称主人为爹娘还不远──又使凤姐诧异林之孝夫妇生得出这样的女儿,无非极写凤姐激赏红玉。

凤姐问红玉可愿意去伺候她,红玉回答:\"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甲戌本夹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细味这条批语,只能是说宝玉在狱神庙向红玉表示歉意,他与凤姐一样识人,而不能用她;但是红玉告诉他她是自己愿意跟凤姐去历练历练,长些见识。

如果红玉已经嫁了贾芸,不算侄媳也是侄儿房里人,宝玉就不便再提从前这些话。看来红玉还在凤姐房中。这小妮子神通广大,查抄期间竟能外出活动──可能由于凤姐带病下狱,设法获准送药急救──也不会绝对违法,如行贿。这是天子脚下,还不比外省,又是圣主,又是钦案。

贾芸红玉并没在凤姐处重逢──难怪红玉自第二十八回一去影踪全无,除了清虚观打醮大点名点到她,只在第六十七回莺儿口中提起过一声,直到第八十回都没露面,要到狱神庙回才重新出现。一到凤姐处就此冷藏起来,分明只是遣开她,使人不能不想起宋淇在\"论大观园\"一文中指出的:像秦可卿就始终没机会入园──大观园还没造她已经死了;以及所引的第七十三回的批语:\"大观园何等严肃清幽之地\"。红玉一有了私情事,立即被放逐,不过作者爱才,让她走得堂皇,走得光鲜,此后在狱神庙又让她大献身手,捧足了她,唯有在大观园居留权上毫不通融。到底脂砚是曹雪芹的知己:\"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畸笏纠正他,是只看表面。固然脂砚以宝玉自居,而比宝玉有独占性,火气太大了些,也是近代人把红玉贾芸与司棋潘又安的恋爱视为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所以不以为然。

茜雪虽然不是被逐,是宝玉亏待过的唯一的一个丫头,红玉是被排挤出去的。偏偏是她们俩在患难中安慰他,帮助他,这种美人恩实在难以消受,使人酸甜苦辣百感交集,满不是味。这一章的命意好到极点。

茜雪红玉也像晴雯与金钏儿一样,是音乐上同一主题而曲调有变化。将两个平行的故事大胆的安排在一回内,想必有个性上的对照。宝玉发脾气的时候茜雪一句话都没有,事后却执意要走──在宝玉房里她小时候跟袭人麝月好,想必她们一定极力劝解──她似乎性格比较\"焖\",反应较慢,当然不像红玉是个人才。

写抄没,从这两个故人身上着眼,有强烈的今昔之感,但是我们可以确定写抄家本身极简略,没有惊天动地的抄家的一幕。\"此书只是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用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甲戌本\";凡例\")写甄家抄家就根本没说出原因来。由于作者的家史,抄没是此书禁忌的中心,本来百般规避,终于为了故事的合理化,不得不添写藉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又值书中歌颂的治世,不抄家还真一时穷不下来。但是自从一七五四本加上探春预言抄没,次年又补加秦氏托梦预言抄没,直到一七六○至六二上半年之间才写了狱神庙回,难产时间之长与选择的角度──从两个多少是被摒弃的丫头方面,侧写境遇的沧桑──显然经过慎重的考虑,仍旧是一贯的\"写儿女之笔墨\",绝对不会有碍语或是暴露性的文字。

前面引过畸笏一七六七年的一条批:\"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完全是旁观者的口吻,是说\"花袭人有始有终\"这一回他只看过一次,是作者生前定稿后着人誊清的时候,与茜雪红玉狱神庙回等\"五六稿\"由作者出借,被人遗失了。看来也没再补抄一份,如果原稿还留着的话。曹雪芹逝世四五年后,畸笏多少成为遗稿的负责人,因此声明这件事与他无干。

\"狱神庙慰宝玉\"是一大回,所以这\"五六稿\"是五六回。内中应有贾芸\"仗义探庵\",因为贾芸是一七六○本新添的人物,当时还没写到荣府败落后他怎样\"有一番作为\"。红玉虽然还没嫁给贾芸,他们的故事有关连,探庵这一回该也是差不多的时候写的。

畸笏在一七六二年初夏将他新近的一条眉批移作回前总批(靖本第二十四回),加了一句:\"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似乎是刚看了探庵回,而这一回还没有遗失。前面说过,\"五六稿\"内的狱神庙回写在一七六二下半年删第十、十一回内茜雪之去以前,因为读者如果不知道茜雪是怎么走的,作者也无法写她重新出现\"慰宝玉\"。看来这\"五六稿\"就在一七六二年初夏誊清,当时畸笏看了\"花袭人有始有终\"与其他的几回,随即出借,久假而不归,才知道遗失了。

探庵是去救谁?

第四十一回写妙玉的洁癖,靖本眉批错字太多,\"新编红楼梦脂砚斋评语辑校\"(陈庆浩撰)只校出断断续续的两句:\"……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劝惩……\"贾家获罪后,妙玉当然回苏州去,路过瓜洲渡口,遇见歹人──上了黑船?还是从前迫害她的权贵?第六十三回邢岫告诉宝玉,妙玉在荣府寄居是求庇护:\"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妙玉的仇家显然不是地头蛇之类,而是地位很高的新贵。书中人对当代政治表示不满,这是仅有的一次。\"不合时宜\"四字很大胆,因为曹家几代在悠长的康熙朝有宠,一到雍正手里就完了,另有一批新贵。

太虚幻境第七支曲词首句\"气质美如兰\",甲戌本夹批:\"妙卿实当得起\"。下有:\"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末句是说他们可以去嫖。她被卖入妓院。这是百回\"红楼梦\"里的情节。当然加抄家后也可能改写。探庵是否变相妓院的尼庵?但是贾芸邀请当地的泼皮倪二同去探庵,当然是在本地,不是江苏。

书中的老尼都不是好人,水月庵的净虚之外,数十回后又有\"水月庵的智通\"。净虚的徒弟有智善智能,智通想必是她圆寂后接管的大徒弟。智通与\"地藏庵的圆信\"听见芳官藕官蕊官要出家,\"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好作活使唤。\"(第七十七回)但是此回回目\"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显然是芳官的结局。芳官不会再在书中出现。

书中一再预言惜春为尼。百回\"红楼梦\"里宁府覆亡,惜春出家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二十一回回前总批引\"有客题红楼梦一律\",批者认为作诗者\"深知拟书底里\",当然诗中的\"自相戕戮自张罗\"是有所指。探春预言抄家,也说\"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这一席话是一七五四本加抄家的时候添写的,比较大胆。在这之前,百回\"红楼梦\"中只用甄家抄家来影射曹家。但是如果曹俯抄家是有曹家自己人从中陷害,书中绝对不会敢影射这件事,因为反映在雍正帝身上,显得他听信小人。书名\"红楼梦\"时期,题诗所说的自相残杀,也只能改头换面改为贾环争夺世职。

书中深贬东府,但是百回\"红楼梦\"中宁府获罪惨重,对荣府除了带累,当然并没有加害。自一七五四本起,改荣府罪重,第七十五回一七五六年定稿誊清时新添了一条批注,解释回内大体原封不动的百回\"红楼梦\"原文,宁府家宴,祠堂鬼魂夜叹:\"未写荣府庆中秋,却先写宁府开夜宴。未写荣府数尽,先写宁府异道(兆)。盖宁乃家宅,凡有关于吉凶者故必先示之。且列祖祠此,岂无得而警乎?几(凡)人先人虽远,然气远(息)相关,必有之利(理)也。非宁府之祖独有感应也。\"从末句看来,显然荣府抄没的时候宁府也倒了。改抄家后荣国公世职势必革去,贾环无爵可争,也仍旧没改由东府来自相残杀。

两府齐倒,惜春为尼更理由充足了。她这不像妙玉宦家小姐带发修行,自然被优遇。再碰上书中典型的老尼,被奴役外还要\"缁衣乞食\"──第二十二回惜春制灯谜批语──抛头露面。有人打听出她的来历,对她发生好奇心,买通老尼,那就需要贾芸倪二探庵打救了。

值得注意的是探庵与狱神庙慰宝玉两回的背景都不在贾家。显然作者还没有解决荣府充公后的住的问题。其实安排一个地方让他们住还不容易?难在放弃冷落的大观园的景象,那是作者与脂砚从小萦思结想的失乐园,在心深处要它荒芜下来殉葬的。这凄凉的背景大概像主题歌一样时作时辍,贯串百回\"红楼梦\"的最后十来回。

明义题\"红楼梦\"诗二十首,这是最后一首:

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首句有点语病,\"未几春\"属于下一句,是说没过几年苦日子已经骨瘦如柴了。末二句指袭人比不上绿珠,宝玉应在石崇前感到惭愧。可知百回\"红楼梦\"里也是袭人嫁蒋玉菡。

第二十八回回前总批有:

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庚本这些回前附叶总批,格式典型化的都是一七五四本保留的百回\"红楼梦\"旧批。\"得同终始\"也就是有始有终。批中所说的\"后回\",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回目也是\"花袭人有始有终\"。畸笏不会没看见过百回\"红楼梦\"里\"花袭人有始有终\"一回。但是畸笏一七六七年批说他只在有一次誊清的时候看过这一回,随即一共五六回被借阅者遗失。现在我们知道内中有两回是新写的:小红茜雪狱神庙回与贾芸探庵。时间在作者生前最后两年内,可能是一七六二年初夏。

作者自承\"增删五次\",但是批者都讳言改写──除了删天香楼一节情形特殊。──例如脂砚关于香菱入园的那条长批,分析得那么精密透彻,而纯是理论,与事实不符──专为香菱入园而设的薛蟠\"情\"赖尚荣这人物都是早本原有的,不过在改写中另起作用。

因为绝口不提改写,批者迳将定稿的一回视为此回唯一的本子。所以畸笏只在一七六○初叶看过一次的\"花袭人有始有终\"一回是新改写的,百回\"红楼梦\"中的这一回根本不算。

袭人与蒋玉菡供奉宝玉宝钗夫妇,应在荣府\"子孙流散\"后,才接到家中奉养。所以改写\"花袭人有始有终\"一回,因为此回也是背景不在荣府。此外同时遗失的两三回,想必也是百回\"红楼梦\"中原有的,经过改写。其余的写钜变后的若干回,情节或情调太与荣府的背景分不开,因此没动。所以这五六稿不会连贯。就连新写的狱神庙回与探庵回大概也不连贯,因为抄没后惜春出家,此后总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贾芸才去\"仗义探庵\"。\"五六稿\"被借阅者遗失后,如果原稿还在,也没再补抄,除了心绪关系,可能因为仍旧举棋不定,背景问题还没解决。

第二十一回宝玉不理袭人等,\"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庚、戚本批注:

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第)三大病也。[按:上两条批有宝玉第一第二大病。]宝玉看(\"有\"误)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靖本第六十七回回前总批如下:

末回撒手,乃是已悟。此虽眷念,却破迷关。是何必削发?青埂峰证了情缘,仍不出士隐梦。而前引即秋三中姐。(\"中秋三姐\"?──续书人似乎看过这条批,因此写宝玉重游太虚幻境的时候是尤三姐前引。)

靖本第七十九回批芙蓉诔有一条眉批:\"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证前缘\"也就是\"证了情缘\"。百回\"红楼梦\"末回回目中有\"悬崖撒手\"与\"证前缘\"。

第二十五回宝玉凤姐中邪,癞头和尚与跛足道士来禳解,各本都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因此凤姐临终应有茫茫大士来接引,但是宝玉出家,显然并不是渺渺真人来度化他,而是正式到佛寺削发为僧,总做了些时和尚才有一天跟着个跛足道士飘然而去,到青埂峰下证了情缘。这样宝玉比较主动。

宝玉那块玉本是青埂峰下那大石缩小的。第十八回省亲,正从元妃眼中描写大观园元宵夜景,插入石头的一段独白,用作者的口吻。石头挂在宝玉颈项上观察记录一切,像现代游客的袖珍照相机,使人想起依修吴德的名著\"我是个照相机\"──拍成金像奖歌舞片\"Cbret\"。

八十回后那块玉似乎不止一次遗失,是石头记载的故事快完了,所以石头跃跃欲试的想回去。因此丢了玉并不使宝玉疯傻,像续书里一样,而是他在人间的生命就要完了。所以一再失玉有一种神秘的恐怖。贾家出事后,凤姐\"扫雪拾玉\",显然是丢了玉又给找了回来。省亲元妃点戏,有一出\"仙缘\",注:\"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甄家抄了家,甄宝玉流为乞丐,出家得了道,把宝玉再次丢了的玉送了回来,点醒了他。宝玉不久就削发为僧,人与玉一同走了。终于由渺渺真人带他到青埂峰下,也让石头\"归位\"。

第十八回介绍妙玉一段,庚本有畸笏极长的批注,计算十二钗已出现的人数,\"又有又副删(\"册\"误)三断(段?)词,乃情(晴)雯袭人香菱三人而已,\"又推测副册、又副册还有些什么人。上有眉批:\"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这条批第一个字有人指为\"前\"误,俞平伯、周汝昌都接受这读法。但是宋淇遍查草字,二字字形仅有一部份相似,极为勉强,所以认为\"树\"字应作\"数\"字,是音误,不是形误。我也觉得对。

\"末回警幻情榜\"来自早本,情榜上\"又副\"作\"再副\"。\"再副\"改\"又副\"的时候,不预备情榜上再有\"三四副\"了。第五回警幻明言正册外只有\"下边二厨\"──\"写著「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余者庸愚之辈,则无册可录矣。\"\"三副册、四副册\"已经改去,但是显然没有连带改最后一回。

这\"红楼梦\"的第一百回是从更早的早本里保留下来的。\"末回警幻情榜\"与\"末回撒手\"并不冲突──\"悬崖撒手\"一回内有情榜。回目内有\"悬崖撒手\",也许没有\"情榜\"。

第二十五回通灵玉除邪一段,庚本眉批:\"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

一七六二年,作者在世最后一年的季春,畸笏已经看过百回\"红楼梦\"末了的\"悬崖撒手回\",发现他从前拟的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人名错误,但是五年后又慨叹他看不到\"悬崖撒手\"一回了。当然这是因为此回改写过,他没看过的是此回定稿。这改写的\"撒手\"回也遗失了。也许不在那\"五六稿\"内,否则他似乎不会没看到。

宝玉出家,是从蒋玉菡袭人家里走的。改写过了\"花袭人有始有终\"一回,理应带改\"悬崖撒手\"回,照应前文。此外就我们所知,末回情榜早就该删十二钗三副册、四副册了。榜上女子归入十二钗分等次,男子除了宝玉,不会没有柳湘莲秦钟蒋玉菡,大概还有贾蔷,因为画蔷的龄官一定在榜上。一七六○初叶改写,可能添上贾芸。不过十二钗都是薄命司,贾芸红玉多半是结局美满的,那就榜上无名了。

此回宝玉去过青埂峰下后,该到警幻案下注销档案,再回西方赤瑕宫去做他的神瑛侍者。此后还要接写宝钗的事,因为第一回甄士隐的歌词有\"说什么粉正浓,脂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本夹批:\"宝钗湘云一干人\"。写到她们老了,只能是在此处,除非宝玉做了十廿年或更久的和尚,考验他的诚意。宝钗作\"十独吟\",可能是被遗弃后,也可能是以前流散乡居的时候。那时候有宝玉,这时候也还有袭人作伴。因此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自第八十一回起的\"散场\"局面中,宝玉出园,探春远嫁,黛玉死了。宝钗虽然早已搬出园去,各门各户另住,也不会常与宝玉见面。这时候写\"十独吟\",是\"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见第四十二回总批)。

末回除了宝钗湘云,还写到李纨贾兰与族人贾菌。第一回甄士隐的歌词有\"昨怜破祅寒,今嫌紫蟒长\",甲戌本夹批:\"贾兰贾菌一干人\"。太虚幻境关于李纨的曲文如下: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祅,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簪缨;光闪闪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李纨没受到\"老来贫\"的苦处,但是儿子一发达她就死了。宝玉二十几岁出家──十五岁(比今本大两岁)的时候\"尘缘已满大半了\"。──见全抄本第二十五回──贾兰比他小几岁,如果已经有了功名,不会不资助他,因此是在他出家后才发迹。所以也是在末回叙述贾兰接连高中,仿佛是武举,立了军功,挂了帅印,封了爵,像祖先一样。但是李纨没享两天福就死了。

第一回贾雨村\"对月寓怀\"一诗,甲戌本眉批中有\"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当然不一定两次都是雨村作诗。

第二回雨村很欣赏一个破庙里的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心里想\"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进去看见一个老和尚,\"那老僧既聋且昏,(甲戌本夹批: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又批:是翻过来的。)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又有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

同回冷子兴谈荣府,讲到宝玉的怪论与奇特的行径,雨村代宝玉辩护,认为有一种兼秉灵秀之气与邪气而生的人物,一方面聪俊过人,而乖僻邪谬不近人情。这就是雨村\"能识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证\"是\"青埂峰证了情缘\",在\"末回撒手\"内。显然全书结在雨村身上。末了的中秋诗也是他写的。

雨村丢官治罪,充军期满后,\"眼前无路想回头\",到荒山修行,看见青埂峰下一块大石上刻着情榜,但是他并不欣赏榜上那些\"情不情\"、\"情情\"的考语。这就是他\"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当然大石上也刻着全部\"石头记\",否则他光看各人的考语,不知道因由,也无从了解起。

这样看来,宝玉跟着渺渺真人来到青埂峰的时候,石头一\"归位\"就已经刻著“石头记\"全书,包括情榜,否则如果本来没有,不会二三十年后石上又现出许多文字来。因此宝玉\"证了情缘\"就是看这部书,明白了还泪的故事,大彻大悟后,也不想\"天上人间再相见\"了,所以绛珠仙子并没出现。

除了这\"五六稿\"──如果\"撒手\"回不在内,就是六七稿──还有一回也遗失了。第二十六回冯紫英一段,庚本有两条一七六七年的眉批:\"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丁亥夏,畸笏叟。\"\"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第三十一回回末湘云把她拾来的宝玉的金麒麟给他看,各本都有回后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下一回开始:

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

此段宝玉告诉湘云他珍视这麒麟,当然她知道他是爱屋及乌,因为像她那只麒麟。他不会不知道她定了亲的消息,但是仍旧向她示爱,是他一贯的没有占有欲的爱悦。袭人提起的十年前的夜话,似乎是湘云小时候说要跟袭人同嫁一个丈夫,好永远不分开。──十年前当然是早本的时间表。按照今本,宝玉这一年才十三岁,黛玉比他小一岁,湘云又比黛玉小,十年前至多是一两岁的婴儿。

第二十一回湘云初次出现:\"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句下批注:

前文黛玉未来时,湘云宝玉则随贾母。今湘云已去,黛玉既来,年岁渐成,宝玉各自有房,黛玉亦各有房,故湘云自应同黛玉一处也。

显然早本写贾家不是从黛玉来京写起的,还有\"前文\",写湘云宝玉小时候跟贾母住一间房,也像后来宝黛一样。第十九回袭人自述:\"自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可见湘云一住几年,死了母亲才回去了一趟,像第十二回黛玉回扬州一样。想必她家在江南,但是父母双亡后跟叔婶住,\"小史侯家\"在京中,所以到贾家来也不能长住了。她的地位为黛玉取代,所以总有点含酸。早本大概湘云文字的比重较多,与袭人西边暖阁夜谈等事都是实写的。射圃是否在大观园,不得而知。第二十六回贾兰演习骑射,是在山坡上射鹿。宁府请客练习弓箭,是在天香楼下箭道上。大观园内如果有个射圃,男宾入园不便,连各处的丫头都要回避。当然,这是\"后数十回\"了──第十九回批注中有\"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等处\",指荣府败落后宝玉的苦况。射圃回也在\"后数十回\",当时园中人早已散了,难得有客来访,一时兴起,没有理由不到荒园中习射。

第五十二回宝玉到王子腾家去,有许多随从与排场,庚本批注:\"总为后文伏线。\"\"后数十回\"当有荣府衰落后宝玉出门应酬的惨状,作为对比。也可能就是应邀演习弓箭,不在王子腾或小史侯家──护官符上的王史薛三家与贾家\"一损皆损,一荣俱荣\"──而是在依然富贵的亲戚故旧家中,对照才更强烈。湘云的未婚夫是谁,始终没有透露,也许就是卫若兰。不然就是湘云家里穷了之后对方悔婚,另许了卫家。这时候还没过门。若兰比箭热了脱下外衣,露出佩戴的金麒麟,宝玉见是他卖掉的那只,辗转落到卫家,觉得真是各人的缘份,十分惆怅。──当然,也许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太虚幻境关于湘云的画册与曲词都预言早寡,与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冲突,一直是一个疑案。

第十二回跛足道人向贾瑞介绍他那只镜子:\"这物出在太虚玄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本眉批:

与红楼梦呼应幻

\"红楼梦\"指\"红楼梦回\",即第五回,因为回目有\"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甲戌本),\"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庚本)。这条眉批小字旁注\"幻\",是指示下一个抄本的抄手,\"玄境\"应改\"幻境\"。这一回是关于贾瑞的,\"风月宝鉴\"内点题的故事,来自作者旧著“风月宝鉴\"。搬到这部书里来的时候,此处有没有改写,把太虚幻境──原名\"太虚玄境\"──写了进去?倘是这样,第一回、第五回连批语在内提起太虚幻境好多次──有时候光称\"幻境\"──怎么从来没有一个本子有个漏网之鱼的\"玄境\"?看来贾瑞的故事里的\"太虚玄境\"是从\"风月宝鉴\"里原封不动搬来的。

移植到此书内的\"风月宝鉴\",此外只有二尤的故事里间接提起过太虚幻境一次。第六十九回尤二姐梦见尤三姐\"手捧鸳鸯宝剑前来\",劝她\"将此剑斩了那妒妇,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没有用太虚幻境名称,否则一定也是\"太虚玄境\"。

自从\"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书中才有太虚幻境,一采用了就改\"玄\"为\"幻\",所以第一、第五回内都是清一色的\"幻境\"。

还有个理由令人怀疑太虚幻境或玄境是此书一直就有的。太虚幻境的预言与第二十二回的灯谜与第六十三回的\"占花名\"酒令有点犯重,尤其是关于贾家四春与袭人的预言。第六十三回来自极早的早本,回内元妃还是个王妃。是否因为太虚幻境是后加的,隔得年数多了,所以有重复的地方?第二十二回如果也是极早的早本,那么太虚幻境就是跟著“风月宝鉴\"一起搬来的,与最初的\"石头记\"中这两回相隔太久,以至于有些地方重复。

庚本第二十二回未完,到惜春的灯谜为止,上有眉批:\"此后破失,俟再补。\"似乎是编纂者发现此回的一回本末页残破,预备从别的本子上补抄来,但是结果没找到,只在背面加钉一叶,补抄了两条批。第一段是作者生前的备忘录:

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七律。诗下略。]

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靖本多一\"补\"字,作\"未补成\",署名缺\"叟\"字。]

到了现存的庚本,当然已经由同一个抄手一路抄下来了,因此笔迹相同。

回内贾政请贾母赏灯。

地下婆娘丫头站满。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覆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

水浒金瓶里似乎都有\"婆娘\"这名词,是对妇人轻亵的称谓,带骂人的口吻。此处应作\"婆子\",指较年老的仆妇,因为有男主人在座,年轻的家人媳妇不便上前。书中\"嬷嬷\"大都是保姆。至于职位低的\"老妈妈们\",那是下江人的普通话,\"婆子\"是北方话。接连四次称\"婆娘\",可见不是笔误。戚本也是一样。

戚本此回是完整的,有宝钗制谜,那首七律,没说出谜底。贾政猜谜,先看了元春的:

贾政道:\"这是爆竹嗄(庚本作)?\"

后来看到惜春的诗谜:

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庚本自此二句起缺)

\"嗄\"读音介于\"价\"与\"娇\"之间,是道地苏白,\"海上花列传\"等吴语小说里都通用。早期白话将\"呀\"写作\"\",如曲文中的\"相公!\"\"夫人!\"\"嗄\"改\"\"是此书改去吴语的一例。此处第二个\"嗄\"字再加上\"婆娘\"充分显示戚本此回可靠,是最早的早本,有时候夹着吴语,白话常欠通顺,戚本独有的回末一节文言更多。

回内宝钗生日演戏,有一个小旦。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一笑。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庚、戚本同

看来早本湘云比黛玉大,在第二十、第三十二回就已经改为\"林姐姐\"了,此处是个漏网之鱼。宝钗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次日贾政请贾母赏灯,在上房\"贾母贾政宝玉一席,下面王夫人宝钗黛玉湘云又一席,迎探惜三个又一席。……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可以没有贾赦贾琏,似乎不能没有邢夫人。如果因为不是正式过节,只拣贾母喜欢的人,连贾环也在座。

早本贾家家谱较简,\"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才有宁府。原先连贾赦都没有,只有贾政这一房──贾琏可能是个堂侄,因为娶了王夫人的内侄女,所以夫妇俩都替贾政管家。──因此贾政不过官居员外郎,倒住著“上房\",\"正紧正内室\",荣国公贾赦倒住着小巧的别院,沿街另一个大门出入。早先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里仿佛就说过他们住得奇怪。

第二十二回筹备宝钗生日,\"贾母……次日便先送过衣服玩物礼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不一,不须多记。\"送礼吃酒看戏都没提邢夫人。贾母叫黛玉点戏,\"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也许可能包括邢夫人在内,但是似应作\"让薛姨妈邢夫人等\",不能越过她的大舅母,只把二舅母姊妹并提。──全抄本此回据程乙本抄配,此处作\"让王夫人等\",大概是因为贾母的一段对白:

黛玉因让薛姨妈王夫人等。贾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还让他们点呢!\"说着,大家都笑了。

贾母口中的\"你们\"\"他们\"将钗黛凤姐等与她们的上一代对立,连薛姨妈都包括在内,是贾母的风趣。程本认为对亲戚不能这么不客气,因此删去\"薛姨妈\"。

宝钗生日邢夫人似有若无,但是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来给宝钗做生日的时候,与凤姐有一段对白,末了贾母说:

\"……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梆梆的。\"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的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倒说我强嘴。\"

此处一提凤姐的婆婆邢夫人,是有了贾赦之后改写过,不像下半回赏灯猜谜是纯早本。

自甲辰本到程本,此回都缺惜春谜,又把宝钗制谜移作黛玉的,打\"香\"或\"更香\",另添宝玉宝钗二谜。俞平伯说:\"甲辰本叙事略同程甲本而甚简单,自更香一谜直至回末,作:

贾政道:\"这个莫非是香?\"宝玉代言道:\"是。\"贾政又看道: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打一物。贾政道:\"好,好!大约是镜子。\"宝玉笑回道:\"是。\"贾政道:\"是谁做的?\"贾母道:\"这个大约是宝玉做的。\"贾政就不言语,往下再看道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于是夜阑,杯盘狼藉,席散各寝。后事下回分解。

这是从脂庚到程甲的连锁,所补当比较早。今红楼梦稿这回既据程乙本抄配,自在甲辰本之后……\"(见\"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中华文史论丛第五辑,第四四一至四四二页)

俞平伯没提起戚本此回与甲辰、程本这系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来,是甲辰本续成庚本未完的这一回,程甲本又参看戚本添补加长,加上戚本这两段:贾政回房伤感失眠;贾政去后宝玉宝钗凤姐一场生动的小戏──但是改宝钗为黛玉。程甲本没发觉此处凤姐的对白与甲辰本所加的宝玉谜语冲突:\"刚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也作诗谜儿。\"分明宝玉并没有制灯谜。

此外甲辰本\"时值元宵\"句日期错误,程甲本改了。

其实甲辰本也是根据戚本增删改写的,与庚本无干。删惜春谜,大概因为与第五回犯重,而又排列得较死板,四春顺序下来。删去贾政失眠一段,想必因为太娘娘腔多愁善感。删去回末那场精彩的小戏,正是因为凤姐的对白与甲辰本新添的宝玉制谜冲突。程甲本又把后两段都恢复了。

甲辰本并没说竹夫人谜是谁的,因为这流行的民间谜语太粗俗了,一说穿是宝钗的,就使人觉得不像,宝钗怎么会写得出\"恩爱夫妻不到冬\"这种话?甲辰本这一段相当技巧,程本却给添上\"宝钗的\"。

但是甲辰本宝黛钗三人制谜下有批注:\"此黛玉一生愁绪之意\",\"此宝玉之镜花水月\",\"此宝钗金玉成空\"。大概也就是改写此回的人自批,免得读者不懂。批语与正文中明点又不同些,因为不过是批者的意见,读者可以恍恍惚惚将信将疑。

改这一回的,如果不是作后四十回的续书人,至少有续书的计画,而且也是写宝玉娶宝钗后出家。他不是梦觉主人,因为此本的\"梦觉主人序\"是这样结束的:

书之传述未终,余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余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

不是蓄意续书者的话。

这篇序开始说: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显然书名\"红楼梦\",通篇没提\"石头记\"。而且此本目录前、每回前后、每叶中缝都标明\"红楼梦\"三字(见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第一○二五页)。迄今误作\"甲辰本石头记\",大概是因为当时(一七八四年)\"石头记\"脍炙人口,\"红楼梦\"没人知道,书商见是同一部书,另加题页,采用\"石头记\"书名。

当然,续书人也用\"红楼梦\"这名字。这一个巧合,与甲辰本改第二十二回的人与序之间的矛盾,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此本是续书人的前八十回,后四十回还没写完,或是起初不被接受,但是此书的八十回本是有市价的,十分昂贵,所以已经传抄了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辗转落到梦觉主人手中。

戚本贾政猜惜春制谜后,自忖四姊妹制谜都是不祥之兆,个别分析,这一段太露骨,破坏了预言应有的神秘气氛,文笔也乏弱。下接宝钗制谜。庚本在惜春的谜语后截断,回后附记宝钗制谜,不管是作者自己还是批者写给作者的备忘录,都是摘录删文中保留的一个谜语,并非摘录一回本背面破损的阙文,其理甚明。因此庚本此回与全抄本第二十四回同一情形,都是回末改写抽换,而缺改稿。

畸笏似乎不会没看过原有的第二十二回,但是因为一贯的不提改写,只说\"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补\"可能是指回尾破失,也可能是未完待续,完全无视于戚本此回的存在。

第二十二回与第六十三回同是从最早的早本里保留下来的,而太虚幻境的预言写得比较晚,相隔的年数太久,因此一部份与这两回的预言重复。太虚幻境在此书是后进,再加上贾瑞的故事中的线索,可知太虚幻境是跟著“风月宝鉴\"一起搬过来的,原名\"太虚玄境\",吸收入此书后改名太虚幻境。这是在十载五次增删中。有了太虚幻境,才有金陵十二钗簿籍,有红楼梦曲。因此\"增删五次\"后,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畸笏又主张用\"红楼梦\"为总名。

金陵十二钗都属于薄命司,因此预言湘云早寡。本来她是与卫若兰白头偕老的。\"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从早本保留下来的回目。这大概就是\"白首双星\"的谜底。

一七六七年畸笏惋惜\"后数十回\"内的卫若兰射圃文字遗失了,显然\"后数十回\"其他的部份尚在。次年一七六八,乾隆三十三年,永忠作\"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诗三首。墨香名额尔赫宜,是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的叔父,但是比敦诚还小十岁(见赵冈著“红楼梦新探\"第一三四页)。他没有\"庚辰秋月定本\"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只有一七五四本前的百回\"红楼梦\",里面想必缺卫若兰射圃回,像\"庚辰秋月定本\"之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

百回"红楼梦\"里贾家没有抄家,获罪后荣府仍聚居原址,\"散场\"在获罪前,宝玉迁出园去,探春远嫁,黛玉死了。迎春之死大概也在这时候。太虚幻境预言迎春婚后\"一载赴黄粱\",\"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她是秋天出嫁的。合看第二十六与第七十九回批语,后文有潇湘馆\"落叶萧萧,寒漠漠\",是黛玉死后\"对境悼颦儿\"。\"落叶萧萧,\"又是秋天了。

自一七五四本添写抄家,一七六○初叶写狱神庙,关于\"抄没、狱神庙诸事\",代替原有的获罪一回。八十回后获罪前的几回不受影响,不需要改。这几回其实是百回\"红楼梦\"的高潮。因为避讳抄家,写荣府受的打击较轻,而将重心移到时间的悲剧上,少年时代一过,都被逐出乐园。此后祸发,只毁了宁府,荣府的衰落不过加速与表面化。第七十二回林之孝已经在说\"家道艰难\",建议遣散一部份婢女奴仆,出事后实行遣散,导致袭人之去。去后终于与蒋玉菡一同奉养宝玉宝钗夫妇,成为末一二十回的一条主线。

直到一七六八年,作者逝世后五六年,自八十一回起的这几回定稿还保存在百回\"红楼梦\"里,结果竟失传了。

在长期改写中,早先流传出去的抄本一直亦步亦趋,跟着抽换改稿。为了节省抄工,各本除了甲戌本都可以称为百衲本,回为单位,或是两回为单位,原是一大回;也有几回连在一起的整大块早本,早本中又有保留下来的更早的本子。连甲戌本也原封不动收编了一册搭一回的一七五四本──头五回。

早本陆续抽换,一一变成今本,只有百回\"红楼梦\"也许因为是较晚的本子中唯一完工的,有些书主舍不得拆成八十回本,所以迟至一七六○末叶还有。八十回后的几回定稿,与改抄家后有问题的几回,以及\"花袭人有始有终\"、\"撒手\"诸回的初稿,都保存在百回\"红楼梦\"里,而终于散失,不能不归罪于畸笏等一两个还在世的人。畸笏只在忙着收集散批为总批,大字抄作正文,抬高批者的地位,附骥流传。

因此遗稿分三批:?一七六○初叶写的\"五六稿\":茜雪红玉──有别于巧姐的──狱神庙回──至迟也在一七六二下半年前──与贾芸探庵回;\"花袭人有始有终\"等改写的三四回;为借阅者遗失。改写的末回\"悬崖撒手\"大概不在内,那就一共遗失了六七回。

?自八十一回起数回,定稿。

?自八十几至九十几回,除获罪一回为茜雪红玉狱神庙回取代,写荣府败落后仍住府中,与\"五六稿\"不连贯。内有\"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一回。

第二、三两项在百回\"红楼梦\"里,一七六八年尚在。

永忠一七六八年写的\"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的诗收在他的\"延芬室集\"中,上有瑶华眉批:\"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出诗集距作诗,中间又隔了一段时间。瑶华所说的红楼梦恐怕已经是三十年后的刻本了──抄本出名的是\"石头记\"。永忠明义所见的\"红楼梦\"抄本\"世鲜知者\"。瑶华不会\"闻之久矣\"。

八十回本\"石头记\"出了名,而未完,很神秘,书中又暗示后文有抄家,当然引起种种传说,以为是后部有问题,被删去,或是作者家里人不敢拿出来。瑶华甚至于都不敢看,怕里面有碍语。作此批的时候永忠如果还在世,就可以告诉他百回\"红楼梦\"里贾家并没有抄家。其实加抄家后内容也绝对无碍。

来总结一下:

一七五四本前,书名\"红楼梦\"时期已有林红玉,一个怡红院的丫头,难得有机会接近宝玉。第二十四回宝玉初见红玉一节内,晴雯有母亲,是晴雯与金钏儿的故事还没分裂为二的早本,因此宝玉初见这一场是旧有的。此外明义\"题红楼梦\"诗中咏小红的一首写宝玉替她梳头,这一场今本改为第二十回麝月篦头一段。

一七六○本改写红玉与贾芸恋爱,脂砚在一七五九年冬批书,显然感到意外。有个批者推测贾芸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可见原有的\"后卅回\"\"后数十回\"内没有贾芸,是一七六○本新添的一个人物。

红玉调往凤姐房中,也是个新发展。调去后只有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大点名与第六十七回莺儿口中提到她。戚本第六十七回此处作丰儿,没有红玉。戚本此回异文既多又坏,但是异文中的吴语\"小人\"与第五十六回相同,所以戚本此回还是可靠的。显然是一七六○本添写红玉去伏侍凤姐之后,才把此回的丰儿改为红玉。但是\"庚辰秋月定本\"缺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因此是一七六○年后改的。一七六二年冬作者逝世前,此回又改写过一次,而且已经忘了上次兴儿改在二门上当值,总至少隔了有一两年。丰儿改红玉该是一七六一年左右。

第六十七回分甲(失传)、乙(戚本)、丙(全抄本)、丁(武裕庵本,己卯本抄配)四种。甲衔接今本第六十八回,回内凤姐发现偷娶尤二姐时,贾琏还没到平安州去。

参看此回与第六十三、六十五回各本歧异处,可知作者生前最后两年在提高尤三姐的身分,改为放荡而不轻浮。

第五十六回有一点与第六十七回乙矛盾。此点经第六十七回丙改写,而仍旧与第五十六回矛盾。第五十六回显然与第六十七回乙、丙都相隔很久。第六十七回是二尤的故事。\"风月宝鉴\"收入此书之后才有二尤。收入之后,此回又还改写过一次,由甲变为乙,因此第六十七回乙已经不很早了。丙更晚──一七六一年左右才改写的。第五十六回在时间上与二者相距都远,只能是最早的早本。

第五十五回内凤姐平儿谈话中两次将惜春算作贾政的女儿。戚本第二回介绍迎春的一句异文,\"政老爹养为己女\",是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因为贾政领养迎春不大合理,所以另加解释,是贾母\"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删去贾政领养迎春,只有全抄本漏删。此后惜春改为贾珍之妹,但是勉强还可以归入贾母孙女之列。显然惜春本来是贾政幼女,否则贾政领养迎春这句变得毫无目的──还有个宁府的人更需要解释。

看来早本贾家家谱较简,\"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才有宁府,才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第五十四、五十五回原是一大回,至一七五四本分作两回,所以第五十四至五十六这三回同属早本。一七五四本改去第五十八回元妃之死,删去第五十六回贾母等入宫探病,这一回不够长了,因此在回末加上甄夫人来京一节,横跨回尾与下一回回首──装钉最便的改写法。甄家一段从早本别处移来,移植中改写过,因此梦甄宝玉一节兼有早本与一七五四本的特征:吴语\"小人\"、\"长安都中\";\"\"、回末没有\"下回分解\"之类的套语。

下一回元妃托梦也删去,所以庚本第五十六回末句下批注:\"此下紧接慧紫鹃试忙玉\"提醒作者移植另一回填空档。

第五十六回内探春提起到赖大家去的事,指第四十七回赖家庆祝赖尚荣得官。第五十六回来自早本,因此早本原有第四十七回薛蟠在赖家戏柳湘莲。

第四十八回脂砚有一条长批,说明香菱这人物不可不入园,以及赖尚荣与戏湘莲都是为了香菱入园而设。但是第六十七回乙的异文透露薛蟠本来每年下江南经商。其实香菱随时可以入园。添写第四十八回香菱入园这一回,才把薛蟠改为向不出门,并利用原有的戏湘莲事件,促使薛蟠南下一次,造成香菱入园的唯一的一个机会。脂砚那条长批不过是理论,并不根据这一个事例里的事实,因为此书批者都绝口不提改写──删天香楼是例外。

一七六○本又添了个坠儿替红玉贾芸穿针引线,后文就利用坠儿偷虾须镯,代替另一个怡红院小丫头篆儿。篆儿改为疑犯,邢岫的丫头。

第二十四回回末红玉梦贾芸,与下一回回首借喷壶途中遇贾芸,是在一七六○本后添写的,脂砚一七五九年冬批书的时候还没有这两段,因此否认红玉\"为芸儿害相思\"。全抄本第二十四回缺回末红玉的梦,是一七六○本经过改写抽换,而缺改稿。截断处正在叙述她父母的职务,下句应是她哥哥在仪门外书房该班,以及昨日寻兄遇贾芸的事。改写加梦的时候误删此句,忘了这是补叙她在书房门口叫\"哥哥\"的原因。

红玉第二十六回才看见贾芸拿着的手帕像她丢了的那块,第二十四回倒已经梦见她遗失的手帕是他拾了去。这梦能前知,与第五十三回贾蓉已经知道第七十二回鸳鸯借当的事,同是改写中误将次序颠倒。

一七六七年,畸笏指出脂砚在一七五九年冬不知道后文有\"狱神庙回\"──\"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写\"抄没、狱神庙诸事\",茜雪\"狱神庙慰宝玉\",红玉\"有宝玉大得力处\"。此回与\"花袭人有始有终\"等\"五六稿\"在作者生前被借阅者遗失了。

第十九回批李嬷嬷的话\"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又用一撵,屈杀宝玉。……\"但是读者怎么知道茜雪是自动走的?书中只字不提,未免太不清楚。茜雪只在第七、八两回出现,两回回末都有诗联,属诗联期,约在一七五五年定稿。第八回内写宝玉掷茶杯发脾气后,岔开去写秦钟伴同入塾的事,下两回是闹学与闹学余波,接写秦氏病、死、出丧、秦钟的恋爱与死亡,元妃省亲,直到第十九回才有机会提起茜雪已去。

一七六二年春删第十三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下半年在第十、十一回补加秦氏病,挤出这两回原有的内容:薛蟠戏秦钟。贾琏有事出门也连带的删了。第十或第十一回一定原有茜雪求去,这两回经过改写,因为秦可卿的病,背景一直在东府,无法插入茜雪的事,只好也删了。

写狱神庙回的时候,茜雪之去想必还没删,不然读者不知道她怎么走的,无法接写她\"慰宝玉\"。因此写狱神回在一七六○至六二上半年之间。

第八回有早本回目\"掷茶杯贾公子生嗔\",可见早本已有迁怒茜雪的事。但是如果发展下去也有\"慰宝玉\",不会在狱神庙,因为抄家才把家属暂时寄押在狱神庙中。巧姐在狱神庙重逢刘姥姥,大概也与买卖人口的官司有关。一七五四本添写抄没,到一七六○初叶才把茜雪红玉写在一回内,提前借用狱神庙作背景,从这两个不念旧恶的丫头身上写出破家的辛酸。

畸笏暗示狱神庙中宝玉红玉的谈话内容,听上去红玉还没嫁给贾芸。显然红玉去凤姐处后,直到此回方才重新出现。原来红玉外调不过是遣她出园,正如脂砚批的\"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也符合宋淇关于大观园的理论。畸笏代红玉辩护:\"凤姐用小红,可知晴雯等埋没其人久矣,无怪有私心私情\",照当时的观点看来,是把才德混淆了。

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这一点,与她在怡红诸鬟间的地位不合,与晴雯对林之孝家的态度也不合,显然是后改的。第二十四回宝玉初见红玉一节内,第二十六回红玉佳蕙的谈话中,晴雯都不是孤儿,二者都是早本,经一七六○本改写,但这两场的红玉都与林之孝之女的身分不合。显然直到第二十七回凤姐红玉的谈话中方才触机将红玉改为林之孝的女儿,纯粹为了对白的效果,并与狱神庙回的情节无关。

畸笏一七六二年初夏的一条总批提起贾芸仗义探庵,因此探庵写成的下限是一七六二年初夏。探庵营救的女尼不会是妙玉或芳官,情形都不合,淘汰下来唯一的可能是惜春。由于贾芸红玉的关系,此回应在\"五六稿\"内,与狱神庙回同是一七六○初叶写的。探庵、狱神庙回的背景都不在荣府。看来抄没后的背景仍旧成问题,没有能代替破败的大观园的。

一七五四本保留下来的第二十八回旧总批提及后回袭人与蒋玉菡供奉宝玉宝钗夫妇,\"得同终始\",可见百回\"红楼梦\"中这后回回目也就是\"花袭人有始有终\"。畸笏不会没看过这一回,但是作者去世后,畸笏声称\"花袭人有始有终\"这一回他只有一次誊清后看到,随即\"五六稿\"都被借阅者遗失了。当是指一七六○初叶改写的\"花袭人有始有终\"回,因为批者讳言改写,从脂砚批香菱入园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

袭人夫妇迎养宝玉宝钗,当在荣府\"子孙流散\"后,所以背景也不在荣府。\"五六稿\"内,其余的大概也是改写败落后背景不在荣府的两三回。

根据有关的脂批,\"红楼梦\"第一百回\"悬崖撒手\"写宝玉出家是先削发为僧,然后才经渺渺真人带到青埂峰下\"证了情缘\"。同回稍后,贾雨村流放期满入山修行,见青埂峰大石上刻著“情榜\",也并不欣赏。他在第二回大谈秀气所钟的人物可能乖僻邪谬,似是宝玉的知己,但是\"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情榜当然是与\"石头记\"全书合看的,否则就不能怪他不了解。因此宝玉来的时候也已经都刻在石上了。\"证了情缘\"就是看\"石头记\"。

一七六二年季春,畸笏已经看过了\"末回情榜\",榜上有正副、再副、三四副十二钗人名。百回\"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分类显然与今本不同;第五回的十二钗册子只分正副、又副册──由六十人减为三十六人。一七六七年畸笏又慨叹看不到末回\"撒手\"了,当然是指改写的末回。此回大概不在\"五六稿\"内,但是也丢了。

此外畸笏只说还有卫若兰在射圃的一篇\"侠文\"遗失了,在\"后数十回\",似是荣府败落后,写宝玉那只金麒麟落到卫若兰手里,因为若兰与湘云姻缘天定。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回目与太虚幻境关于湘云早寡的预言冲突。第十二回贾瑞的故事里有\"太虚玄境\",庚本眉批内注应改\"幻\"。这来自\"风月宝鉴\"的故事,如果是搬入此书的时候将原名\"太虚玄境\"的太虚幻境写了进去,怎么别处从来没有一个漏网之鱼的\"太虚玄境\"?看来此段是原封不动搬过来的;\"风月宝鉴\"中原有\"太虚玄境\",吸收入此书的时候方才改名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的预言与第二十二、第六十三回的预言有一部份叠床架屋。第六十三回来自元妃还是王妃的早本。第二十二回是否也是极早的早本,与后加的太虚幻境相隔太久,所以重复?

庚本第二十二回未完,戚本此回已完,回内同将\"婆子\"误作\"婆娘\"。戚本此回有两个吴语\"嗄\"字,第一个\"嗄\"庚本已改为早期白话的\"\"字,第二个\"嗄\"在戚本独有的回末一节内。因此戚本这一回也可靠,来自半文半白、间有吴语、最早的早本。

庚本此回回后的备忘录记下宝钗制谜,是保留删文的一部份,显然删去戚本回末一节预备另写。畸笏向不提改写,所以只说\"此回未补成而芹逝矣\",戚本此回根本不算。

甲辰本此回由另人增删戚本回末一节──程甲本根据甲辰本而参看戚本,又恢复了删去的两节──预言宝玉娶宝钗后出家。显然计画续书。此人不是梦觉主人──甲辰本\"梦觉主人序\"的结论是此书未完反而\"有余不尽\",回味无穷。

梦觉主人是为\"红楼梦\"作序,此本回首回末与每叶骑缝中又都有\"红楼梦\"三字,因此甲辰本原名\"红楼梦\",书商改名\"石头记\"。后四十回的作者也用\"红楼梦\"书名,这是甲辰本改第二十二回的人与续书人之间的又一连锁。

第二十二回与第六十三回同属极早的早本,与太虚幻境显然相隔年数太久,以致有重复。\"风月宝鉴\"收入此书的时候,书中始有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都属薄命司,因此湘云改为早寡。\"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是保留下来的极早的回目。

遗稿除了遗失的\"五六稿\"──不包括末回\"撒手\"就是六七回──还有八十回后贾家获罪前数回,定稿,写宝玉迁出大观园,探春远嫁黛玉死;获罪后数回,背景在荣府,待改;以及\"花袭人有始有终\"、\"撒手\"诸回的初稿。以上都在一七六八年左右永忠所见的\"红楼梦\"里。只缺卫若兰射圃回。但是这本子终于失传了。

流行的八十回本\"石头记\"未完,不免引起种种猜测,以为后文写抄家有碍语,不能面世。其实加抄家前后的两条路线都安全,症结在有一点上二者无法妥协,不然这部书也不会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