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2019年12月13日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陈筹脑中空白一片,只能不断喃喃重复:“鬼!有鬼……有鬼……鬼……”

其他房的客人听到动静,纷纷出来围观。掌柜的赶紧道:“客官,小店乃正经店铺,当初选址的时候请法师看过,绝不可能有鬼,从来也没闹过鬼。如果有鬼,应该是客官自己带来的鬼。”

陈筹直愣愣地转头看了他一眼,似乎清醒了些许,手一抖,烫到一般将棉氅丢在地上,乱七八糟扎住包袱:“退房,我要退房!”

全县衙的人都觉得,张屏憔悴了。

打从陈筹走后,张大人每日起得比小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晚,成天不见笑,除了进卷宗库,就是回小宅,插门独自在房中时,常听到里面有脚步声在走来走去。眼也凹了,脸上的骨头更嶙峋了,还时常有些沧桑的青黑胡茬。扒饭的时候,眼都是直的。加上知府大人不甚待见,无缘伴驾,更凭添悲凉。人人见到其穿梭在回廊下的游灵般的背影,都不禁暗暗感叹,知府大人作孽哪……

县衙上下为这次知府大人巡查之事皆使出了上辈子出娘胎的力气。雪后放晴,高知府继续巡查,深入远村。各个村落都出动壮丁,打扫道路。邵知县吩咐,知府大人不喜扰民,路方便通行即可,不必过于干净。乡吏愚钝,难以把握其中分寸,索性就命在路边留些残雪,妆点随意。晌午太阳一晒,有雪融化,到晚间,路面结冰难行,不及回辕。幸而邵知县机警,早早知会各个乡里预备下榻之处,当夜便就宿在一处文庙。乡中文庙不大,正殿明伦堂上夫子塑像年代已久,但一尘不染,蒲团显有叩痕,铜鼎累积香屑。高知府遂赞曰:“方寸庙堂,扬德化高远。”所宿厢房是小小一间,木床古旧,被褥粗棉素里。乡长惭愧曰,厢房原是给家贫或考前苦读的学子留宿之用,竟让知府大人纡宿于此,实在惶恐。

高知府道:“本府更是圣人门生,正该宿于此。”含笑抚摸蓝青被面,“好极,好极。”

邵知县欢喜不胜,退出厢房后,又赞赏了一番乡长。

乡长道:“皆遵大人教诲,卑职不敢居功。”又悄悄道,已让各村传下命令,知府大人巡查期间,闲杂人等但敢接近文庙,一律杖责,尤其那些想生儿子来摸圣人脚趾的村妇。村头路口也埋伏了人手以防万一,绝不会节外生枝。

次日清晨,文庙中献上早膳,乃白粥佐以雪里蕻、芝麻叶等几样小菜,并几样面点和农家土腌咸蛋。咸蛋乃是野鸭蛋腌制,较寻常家鸭蛋略小。生蛋的野鸭绿首紫翼,只宿在文庙附近的白塘湖苇荡中,以湖中小银鱼为食。腌制时不可用草木灰或黄泥,仅以农家新蒸的头壶粟酒加细井盐浸之,瓷罐封存。蛋白嫩莹如玉膏,咸淡适宜,蛋黄绯红,流油酥透,佐以小平锅腾出,入炉微烤,一半软暄,一半焦脆巴掌大小的白面小饼,或加绿豆芽、面筋用刚出笼屉,软而韧的水烙馍卷之,滋味绝妙。

高知府各尝其一,微微颔首,又端起碗,望碗中白粥,会心一笑:“圣人之所,合当食此。”

随行有人凑趣道:“惜无人先于大人尝。”

邵知县接道:“仁人在席,因无埃墨堕之矣。”

高知府呵呵道:“折煞,折煞,怎敢此比?”

乡长一揖:“谢大人嘉赏本乡教化已脱蛮愚。”

满座皆哄笑抚掌,高知府亦笑曰:“尔等未曾领悟,孙乡长乃是在提醒,莫忘了饭资。”

乡长立刻再一揖:“卑职小小伎俩,果真难逃大人利眼,惭愧惭愧!此餐卑职请了,只当领罚。”

众人更抚案大笑。

再起驾继续巡视,仍是样样圆满。下午返回县丞,进了城门,邵知县暗暗松了一口气,不料行驾到了南大街,道旁房舍二楼的一扇窗突然大开,闪出一条红脸长须汉子,抡着一把大刀,冲知府大人的官轿一声暴吼:“哈!喝!”

侍卫顿时疾声道:“有刺客!”

屋上护卫□□齐发,持刀汉子一晃不见,身法敏捷。众护卫纵身踏瓦,拥向那窗,轿旁统领高声喝道:“大人有令,活捉!不要伤及!方便审问!”

邵知县捏着一把冷汗出轿观望,开窗的房舍是一家客栈,掌柜率小二匍匐出店,跪在道旁请罪。不多时,众侍卫押出两个五花大绑的人,扔到知府大人轿前。邵知县探头一望,头壳一嗡——居然是那对疯叔侄。

陈筹拍下房钱,连滚带爬逃出客栈,牵马惶惶奔于道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大仙大仙,晚生一介庸庸凡夫,难承厚意,寰宇之中,诸多佼佼俊才,盼大仙早早移爱!

世上本无鬼神,多是有人作怪。

但这也忒怪了!

为什么总是我摊上这种事?

陈筹迎风涕零,哽咽之时,吞进凉气,连连打嗝。

不知是昨晚吃太饱还是反复思虑分散了精神,一路没歇几口气,居然日头已偏西,肚里也没觉着饿,忽见听到一阵歌声。

“茫茫雾霭,沧沧流霞,道兮高远,道兮足下……”

陈筹精神一凛,只见斜阳下,一道服长髯老者骑着一头瘦驴,踏歌而来。周遭白皑皑旷野,不见人家,怎么又钻出个道人?陈筹不由得停住脚步,牵马谨慎站在道旁。

老者行道近前,止歌停驴:“施主,贫道有礼了。”

陈筹眯眼打量,拱了拱手:“小生见过道长。雪地荒凉,道长何行此处?”

老道呵呵笑道:“行游四方,不觉到此。施主又如何在此处?”

陈筹道:“欲去泉阳。”

老道颔首:“前方再有几里就是泉阳地界,两县交界处,乡集颇为热闹。施主若欲投宿,甚是方便。”

陈筹道:“多谢,但道长所行方向,得过十几里路才有人家,夜路难行,如何留宿?”

老道含笑:“但凭自然,行多少,是多少,停时自有缘法。便如施主,无需心存疑虑,缘法到时,一切自解。”

陈筹不断和自己说,小心谨慎,小心谨慎,但还是没忍住嘴:“道长此言何解?”

老道但笑不语。

不知为何,陈筹望着眼前之人,内心竟有一股莫名信赖与亲切,不似方才那般无着无落的惶恐,又不禁一揖:“不瞒道长。小生路途之上,遇上了一些……不可思议之事。”

老道笑曰:“既为不可思议,便不必多思,不必多虑。施主乃福泽深厚之人,无需疑惧邪祟,顺其自然即可。”

陈筹听此言竟暗应这两天的怪事,便如乌云之中,窥见一丝阳光,再深深一揖:“小生鲁钝,难以看破,求道长开示!”

老道呵呵道:“施主免礼,贫道方才只是随口乱语尔,施主今后事,早已明明白白,何须他人多言?也罢,既然相逢,便是有缘,便与施主占一签。”取出一个竹筒,陈筹忙捧上钱,老道摆手,“此乃施主缘分,贫道不需卦资。”

陈筹拈了一签,签文曰:『月到天心人有望,牛郎巧合属天成;不须辗转求良偶,天喜从人命自荣。』

陈筹怔怔,老道捋须:“此签贫道亦不多解,施主心中自知。”道一声别,又骑驴而去。

陈筹晕晕乎乎,继续前行,走了不多时,果然到了那乡镇上,两三条小街,官家驿馆、客栈、酒肆、店铺一应俱全。已是掌灯十分,一片灯火绚烂,出乎意料地热闹。

陈筹正要往客栈中进,忽而听得一阵鞭炮吹打声,不由得问:“谁家这时候办喜事?”

小二道:“不是喜事,是土地庙中做庙会。我方土地,极其灵验,年年此时做庙会,这是上晚供。”

陈筹思量,这两天稀奇古怪之事太多,去庙里上个香,说不定能解一解,在客房放下行李,便朝那吹打处去,没走几步,就见一处庙宇,香烟冲天,人头攒拥,男女老少捧着红绸香烛推来挤去。陈筹几乎是被人潮推进了庙中,便也买香拜了拜。神座旁有一桌案,摆着签筒卦图,陈筹心中一动,走到案旁:“道长,可能卜卦?”

老道竖起两根手指:“一签十文。”

陈筹付钱,擎着签筒,瞅准空隙,抢跪到神像前蒲团上,默祷摇筒,一根竹签啪嗒落下,陈筹捡起,交与道人。

老道笑道:“施主好福气,此上上大吉签。”将签文纸条递给陈筹。

陈筹展开一看,心中咯噔一下。

红纸上写着四行签诗:『月到天心人有望,牛郎巧合属天成;不须辗转求良偶,天喜从人命自荣。』

下附小字——『前情蹉跎无需叹,红线早已定姻缘;桂花开在杏花后,跨上玉兔至广寒。』

陈筹心湖但起激荡,不由抬头,头顶再被雷劈般一震,一阵恍惚。

神台之上的土地像三缕长须,眉目慈和,竟然像极了傍晚时他遇到的老道!

鼓响三声,知府大人升堂。

邵知县侍立于侧,县衙众官吏,以张屏为首,站在案下旁观。

众侍卫押着捆成粽子的二人入内。

邓绪脸上红色油彩已蹭掉不少,露出淡黄本色,齐腹美髯半边歪垂到腰下,左右四望:“噫,怎的这般熟悉?”又瞪眼昂然,“上座何人?”

高知府一拍惊堂木:“大胆贼人,本府尚未问话,竟敢出言相诘!”

邓绪一声暴喝:“大胆鼠辈,敢称汉寿亭侯为贼?关某定要斩下尔的狗头!”

柳桐倚温声道:“将军,此乃东吴大殿,将军自然熟悉,既已单刀赴会,何妨泰然处之,看他们有何花样。”

邓绪微微皱眉,似在沉思,忽而双目微微一眯:“关某单刀赴会,季常,你怎会在此?你的眉毛怎么黑了?”

柳桐倚道:“军师命属下暗暗跟随。唯恐雪天撞色,将军看不清属下的脸,故而染了。”

邓绪再眯了眯眼:“喔。但关某记得,单刀赴会,应不是下雪的时节。”

柳桐倚道:“将军壮举,感天动地,纷降瑞雪。”

高知府埋首袖中,邵知县道:“大人?”

高知府一击桌案:“谁来告诉本府,堂下到底是什么?”

邵知县颤声回道:“是一对疯叔侄,下官曾抓过这二人。”

邓绪道:“季常,你听见了么?他们怎么称呼你我?青龙偃月刀何在?”

柳桐倚道:“将军镇定,莫要中了东吴激将之计。”

高知府再按住额头,大袖遮面,似在顺气,邵知县忙又低声道:“这对叔侄,好像只有叔叔疯,侄儿还好。”

高知府摆摆手:“那便先把叔叔牵下去,只留侄儿待本府审问。”